《渭南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渭南市人民政府
2020年7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渭南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十分重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和新时代追赶超越“五项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三大攻坚战、项目建设、工业转型、乡村振兴、服务业提质、生态环保、改革创新和民生保障为抓手,实施“三优化三提升”行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谱写渭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和“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要求,力争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1.1%。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坚决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责任,动态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筑牢社区防控网底,提升信息化、智能化防控能力,优化医疗资源和救治力量布局,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做好公共设施消毒、重点人群排查登记、健康检测、医疗救治、健康宣传教育等工作,完善防控预案和应急保障体系,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科学化、精准化疫情防控工作。强化政策措施兑现落实。全面落实中省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复工复产、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服务精准性,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全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将企业受疫情影响的损失降到最低,稳住市场主体。推动全产业链达产达效。持续落实重要物资监测、调度机制,加大米面、煤油电气等重要物资储备调度和价格监测,确保肉蛋奶、蔬菜等民生商品供应稳定、物价总体平稳,能源供给保障有力。加强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要素保障,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堵点、痛点,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循环,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达产达效,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二)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冲刺保目标。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全面梳理总结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社会民生领域重点任务达到序时进度,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围绕“两个确保”目标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持续精准落实好“八个一批”扶贫举措,突出抓好产业就业扶贫、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积极开展消费扶贫,确保剩余2.89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健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扶志扶智力度,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不返贫。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抓好源头防控,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强化自然保护区环境监管,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加强汾渭平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快燃煤治理和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抓好国家清洁取暖城市试点,推动重点流域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推进垃圾分类和固体废物整治,修订完善秦岭生态保护规划,巩固“五乱”整治成效,持续抓好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确保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煤炭消费总量等省考指标全面完成,全年绿化造林面积35万亩。扎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力做好政府债务防范化解,认真贯彻《政府投资条例》,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严格新上项目财力论证,加快国有融资平台市场化运作,推动政府投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稳妥处置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坚决把债务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加强对银行、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监管,落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加强互联互保、不良贷款等突出问题整治,做好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坚决打击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活动,确保金融领域风险安全可控。
(三)聚焦大保护大治理,力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精神,紧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抓好桥山南麓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秦岭北麓百里廊线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确保渭河水质持续好转,北洛河、沋河水质长期达标;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严格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把水资源作为项目建设、发展产业的重要因素,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建立黄河流域产业负面清单制度,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讲好“黄河故事”渭南篇章;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推进实施《欧洲杯在线开户_欧洲杯投注站-【唯一授权网站】: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渭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云管理平台,研究提出一套考核机制,围绕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策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中省“十四五”规划衔接,充分发挥渭南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作用,突出“五个重大”清单谋划,高质量编制全市“十四五”规划。
(四)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质量效益。狠抓项目建设稳投资。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行动,着力扩大产业投资、民间投资规模,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对稳增长、增后劲的关键性作用。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420个,总投资32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过千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226个,年度计划投资522亿元,占投资计划的51.9%。继续实施稳投资工作专班制,实行“一周一会一调度,一月一督一通报”制度,落实领导包联、集中开工、观摩讲评等重点项目推进举措,强化项目建设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快达刚路机、恒泰氢能等217个新建项目进度,确保派尔森废旧锂电池利用、坚瑞进平新能源等60个项目建成,力争提前开工一批前期项目。发挥政府资金导向作用,有序合规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拓宽域外资本、民间投资领域范围,提升域外资本、民间投资占比,促进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效益提升。紧盯机遇谋划策划项目。抢抓国家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等政策机遇,围绕制造业升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精准对接中省政策和投资导向,高水平策划重大项目300个以上,积极争取国家、省上资金支持。紧盯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字经济、“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动力支撑。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坚持领导带头、精准务实,大力实施“铸链、补链、强链、优链”工程,突出产业链招商,紧盯央企、国企、500强企业、主板上市和行业领军企业,充分利用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平台,积极发挥驻外经贸代表处、友好城市、渭南商会等桥梁作用,全力招引国内外一批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来渭投资。切实抓好签约项目跟踪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一批投资大、回报高、引领性强的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千亿元。
(五)加速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现代产业链水平。全力推进工业升级转型。把稳工业放在稳增长的突出位置,坚持优存量、扩增量,加强分类指导、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煤炭、能化、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产能释放、稳产达效,稳固工业经济发展。加大落后过剩产能出清力度,引导退出煤矿7处、产能282万吨。推动制造业升级,支持龙钢、金钼等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华鑫特种钢铁、富平生态水泥等技改步伐,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加快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型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加速成长,加快推进南京金龙纯电动商用车、坚瑞进平3GWh动力电池生产线改扩建等33个新增产能项目建设,力促中国酵素城、3D打印、圆益半导体新材料、华禹通泰挂车等扩产增效,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顺应消费升级需求,推动供需有效衔接,积极发挥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复商复市支持力度,出台激发消费潜力支持措施,支持住宿、餐饮等传统业态提升品质,鼓励汽车、智能家电等大宗耐用品消费,扩大养老育幼、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新热点,推进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城市商圈、特色街区、农贸市场、乡镇超市等消费市场体系提标改造,积极发展“小店经济”“地摊经济”,继续抓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有效激发农村消费潜力,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加快仓颉庙等景区提档升级,抓好“华山魂·黄河情”系列精品项目建设,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积极培育数字传媒、动漫设计等文化产业,加快蒲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澄城尧头窑文化生态区等园区建设,年内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等产业,高标准建设十四届全运会场馆。深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国家试点,培育信息咨询、科技研发、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力争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8%。做强特色现代农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农业减灾抗灾能力,年内建成高标准农田20万亩,粮食面积757万亩、总产稳定在205万吨左右,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不断提升苹果、蔬菜、奶山羊等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全年新建果园面积4万亩、设施农业面积4万亩,新增奶山羊5万只,水果总产量增长2.8%,蔬菜总产量286万吨,畜牧业增加值增长0.1%。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业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实施农产品“三年百市”品牌营销行动,加强“三品一标”认证,提升五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加快优特农产品“走出去”步伐,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六)着力优化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化水平。持续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支持临渭区建设美好生活示范区,推动华州区、经开区加快建设步伐,加快渭河“一河两岸”沿河发展。实施城市路网、生态绿化、公共服务、城市开发等十大工程,抓好主干道路改造、地下管网建设和城市停车场、汽车充电桩等公共服务配套,推进市民中心西片区多功能馆等127个中心城区城建项目,年内打通断头路10条、改造老旧小区113个、开工改造棚户区2174套,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宜居宜业水平,发挥城区集聚辐射作用。深化城市精细管理,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提高智慧城市水平,力争年内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力推城镇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中心带动、多点支撑、多层级融合发展”的城镇发展大格局,支持韩城建设黄河沿岸区域中心城市、蒲城和大荔建设区域副中心城市,持续抓好省级“两镇”、市级重点镇建设,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力争全年城镇化率达到51.8%。加快出台《渭南市城镇建设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支持县市区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错位发展,大力培育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农网改造、气化农村、乡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支持力度,突出抓好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年内建成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72个。
(七)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贯彻《营商环境条例》,稳妥推进营商环境评价,继续抓好“一扇门、一张网、一次办”服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快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突出抓好我市快速反应响应平台建设。积极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总结推广庄里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典型经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抓好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加快落实《欧洲杯在线开户_欧洲杯投注站-【唯一授权网站】: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突出抓好融资贷款、要素保障、市场准入、权益维护等难题破解,深入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壮大实体经济。年内新增市场主体4万户以上,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认真落实科技人才优惠政策,发挥好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作用,推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平台提升品质,打造“双创”升级版。大力支持渭南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积极参与关中协同创新,深化与西安交大、西北农大等院校合作,用好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争取欧洲杯在线开户_欧洲杯投注站-【唯一授权网站】科技成果来渭转化,年内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西融”“东联”步伐,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围绕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协作联动、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建,深入推进西渭融合、富阎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西安至渭南轨道交通、富阎产业合作园等重大项目合作共建;积极参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加快完善四市沟通协调机制,支持人才、企业、园区交流互动。引导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5亿元。
(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全力抓好城区供热、城乡用水、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10件实事,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以赴稳就业。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帮扶,支持企业稳定岗位。认真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能力培训,推动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稳定就业、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持续抓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返乡人员创业帮扶工作,统筹抓好去产能职工、城镇困难人员等各类群体就业援助,年内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坚持生命至上,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全面加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完善传染病监测直报和预警系统,加快健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响应等机制体系,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全面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强化基层卫生防疫,提升传染病医院、专科医疗机构和职业卫生学校能力水平,更大力度推进分级诊疗,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效,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策划实施一批公共卫生、医疗健康等领域项目,着力补齐卫生领域短板漏洞,大力推进健康渭南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实施城区学位补充、乡村学校生活设施和教师队伍提升等教育提升五大工程,年内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14所。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提升特殊教育水平,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落实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确保城乡低保对象、失业群体、残疾人、农村留守人员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积极深化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继续落实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加快公共文化设施配套,举办好文化惠民、体育惠民活动,让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援、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升社区网格化治理水平,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全力做好信访、调解、双拥、法律服务等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渭南。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统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公共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与监管,加强防震减灾及应急管理、禁毒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事故和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